一根莖蔬成伊尹 偃師銀條身價增

說起來銀條,一些人會覺得陌生。銀條又名尹條、銀苗菜、銀根菜、地靈,屬多年生草本植物,地下莖,圓狀、細長、致密,長度大約30厘米,竹筷粗細,脆嫩多汁,肉質潔白?!吨袊卟似贩N志》中記載,銀條是食用、兼?zhèn)涞拿厥卟似贩N。人們說“白菜九畦難抵尹條一席”,便是指它的昂貴。民間也稱銀條為聽話菜,即放糖能甜,放鹽能咸,想辣能辣,想酸能酸。
說起來銀條,一些人會覺得陌生。銀條又名尹條、銀苗菜、銀根菜、地靈,屬多年生草本植物,地下莖,圓狀、細長、致密,長度大約30厘米,竹筷粗細,脆嫩多汁,肉質潔白?!吨袊卟似贩N志》中記載,銀條是食用、兼?zhèn)涞拿厥卟似贩N。人們說“白菜九畦難抵尹條一席”,便是指它的昂貴。民間也稱銀條為聽話菜,即放糖能甜,放鹽能咸,想辣能辣,想酸能酸。
銀條盛產于伊洛河兩岸,分布范圍遍布偃師市轄區(qū),尤以偃師市城關、山化和首陽山等鎮(zhèn)的銀條質量好。據測定,偃師銀條每百克含蛋白質50~70克,脂肪0.3~0.5克,碳水化合物20%~30%,還有多種糖類、酚類、維生素C、粗蛋白、氨基酸、有機酸、礦物質等具有的效果。銀條中還富含豐富的水蘇糖,該糖是一種越的可以顯著雙歧桿菌增殖的功能性低聚糖,有保養(yǎng)腸道、健康的作用。
銀條在夏代已有種植,原說是“尹條”,由在商都偃師任宰相的伊尹的名字而來。據說,當年商朝宰相伊尹輔佐商湯時,庖廚出身的伊尹在帝嚳廟南的寺莊發(fā)現(xiàn)了一種草莖,以生烹熟,以熟著味,居然成絕代美味菜肴。為幫助商湯戰(zhàn)勝夏桀,伊尹拿出廚師的看家本領,三次潛入夏都(今偃師市二里頭村),為當時的夏王桀制作美味佳肴,哄得夏桀用銀條下酒,荒于國事,不理朝政,商湯才有機會與伊尹里應外合,一舉推翻了夏朝的統(tǒng)治。商湯滅夏后在亳(即今偃師)召集了千名古稀老人,舉辦了千叟宴,諸老在品嘗過銀條后都贊不絕口,于是民間便有了:“千叟宴上比來頭,敢有銀條夸海口,前朝多少賓客宴,它是壓桌一口。”這首詩。
自伊尹將一根莖蔬菜烹為天下美肴后,銀條菜便身價倍增。伊尹為讓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,便將銀條的種植方法和烹制法子公開傳授。后來,西亳古城周圍的老百姓種植此菜,換回了白花花的銀子。據《偃師縣志》記載,銀條作為歷代宮廷貢品,寺莊一帶銀條上乘。唐開元年間,家居偃師緱氏陳河的玄奘,將其作為貢品獻給李世民,李世民原以為這是高僧玄奘從西域帶回來的,后來聽說是高僧老家的特產,品嘗后大悅“御弟與奇菜均為天下之奇,偃師真乃人杰地靈呀!”因此,“地靈”就成了銀條的別名。
相關新聞